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。清包儀著。儀字羽修,邢臺(今屬河北)人。順治間拔貢生。其自序稱:”早年聞有《皇極經世》,而無由求得其書。自順治辛卯(八年)至康熙己西(八年),七經下第,貧不自存,薄游麻城,乃得其書于王可南家,至江寧,寄食僧寺,玩求其旨者一年,始有所得”。知包氏實為孤寒立志之士。其學實從邵雍入,故于陳摶《先天圖》信之甚篤,故其《月例》自序稱:邵雍《皇極經世》為《易》之本旨。然其書詮釋簡明,詞意了然,乃非拋荒經義;排比黑白,徒類算經者可比。其謂《洛書》無與于《易》,則差勝他家之纏繞不通士體。每爻皆注所變之卦,尚用左氏筮法,意追古法。其學雖兼講”先天”,而實際是以發明《易》理為多;與自序實不相應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,《四庫全書珍本》初集本。
包儀,字羽修。河北刑臺人。清代經學家。順治年間(1644—1661年)拔貢,考七經未第,生活非常貧困,厲志自立。游歷麻城、江寧,寄食于佛寺之中, 仍致力于經學研究。著有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。生卒年不詳,生平事跡不詳。
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,國朝包儀撰。儀字羽修,邢臺人,拔貢生,其始末無考。觀其自序,稱早年聞有皇極經世,而無由求得其書。自順治辛卯至康熙己酉,七經下第,貧不自存,薄遊麻城,乃得其書於王可南家。至江寧,寄食僧寺,玩求其旨者一年,始有所得。蓋亦孤寒之士刻志自立者也。儀之學既從邵子入,故於陳摶先天圖信之甚篤。其凡例併謂行世易說種不勝數,要皆未嘗讀皇極經世,無怪乎各逞私智,而總非立象盡意、觀象繫詞之本旨。其持論尤膠於一偏。然其書發揮明簡,詞意了然,乃非拋荒經義、排比黑白、徒類算經者比。其謂洛書無與於易,則差勝他家之繳繞。每爻皆註所變之卦,亦尚用左氏筮法,頗為近古。蓋其學雖兼講先天,而發易理、明易象者為多。其盛推圖學,特假以為重焉耳。
乾隆四十四年四月恭校上。
總纂官
【臣】紀昀
【臣】陸錫熊
【臣】孫士毅
總校官
【臣】陸費墀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?/strong>
【再次點?!浚簳簾o
【點校底本】:第43冊?經部37?易類
【網站目錄】:https://yijing.taijidian.cn/2536.html
元代董真卿(生卒年不詳)解說《周易》的著作。15卷。以程、朱《易》說為主,匯集諸家之說,并附以自己的心得見解。全書包括4部分:①《經傳》,編次伏羲、文王、周公之...
[唐]史徵撰《周易口訣義》簡介 〖周易口訣義〗六卷。唐史徵撰。史徵,生平不詳,據《崇文總目》載,知為河南人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考其為唐或五代人,朱彝尊《經義考》定...
[元]胡震撰《周易衍義》簡介 十六卷,元胡震著。其書將成,胡震去世,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。排列次序為乾、坤二卦卦辭下接以《彖傳》,繼以釋《彖》的《文言》,后為《...
[宋]李杞撰《用易詳解》書籍介紹 《用易詳解》共十六卷。宋李杞撰。李杞字子才,號謙齋,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宋代有三李杞,一為北宋人,官大理...
周易古經白話-劉大鈞 劉大鈞《周易古經白話解》【經傳合輯】內容介紹 《周易經傳白話解》內容簡介:《周易》是群經之首,是經典中之經典,哲學中之哲學,謀略中之謀略。...
程迥,字可久,初家寧陵之沙隨,後徙餘姚,受經於嘉興聞人茂德,嚴陵喻樗。隆興元年舉進士,官德興縣丞,事跡具宋史儒林傳。宋史藝文志載,程迥著《古易占法》,《周易外編...
〖周易新講義〗十卷。宋耿南仲(?—1129)撰。南仲字希道,河南開封人。元豐進士,政和中以禮部員外郎為太子右庶士,遷寶文閣直學士、在東宮十年。欽宗即位,擢尚書左...
清)朱軾撰《周易傳義合訂》全文在線閱讀[/caption] [清]朱軾撰《周易傳義合訂》介紹 〖周易傳義合訂〗十二卷。清朱軾(1665—1736)撰。軾字若瞻,...
[清]張次仲撰《周易玩辭困學記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玩辭困學記〗十五卷。明張次仲(1589—?)撰。次仲字元□,號侍軒,一號鈍庵,浙江海寧人。天啟元年(1621)舉...
古籍簡介 《子夏易傳》,作者卜子夏?!蹲酉囊讉鳌芬粸槎恚粸槭痪?。舊本題卜子夏(前507一?)所撰。序:子夏姓卜名商,春秋末晉國溫(今河南溫縣)人,孔子的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