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?/p>
【再次點?!浚簳簾o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9冊?經部13?易類
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學啟蒙小傳一卷》,
宋稅與權撰。與權始末未詳,據其自序,知為魏了翁門人;據書末史子翬跋,知其字曰巽甫;據書録解題載其周禮折衷一條,知為臨卭人爾。初,朱子作易學啟蒙,多發邵氏先天圖義,至與袁樞論後天易,則謂嘗以卦畫縱橫反覆求之,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,是以畏懼,不敢妄為之說。與權從魏了翁講明邵氏諸書,於觀物篇得後天易上下經序卦圖,證以雜卦傳及揚雄所稱文王重易,六爻互用,兩卦十二爻,孔穎達所稱六十四卦,二二相偶,非覆即變之說,知乾、坤、坎、離、頤、中孚、大過、小過不易之八卦,為上下兩篇之幹,其互易之五十六卦,為上下兩篇之用。即其圖反覆觀之,上下經皆為十八卦,始終不出九數,以明羲、文易似異而同。蓋闡邵子之說,以補啓蒙之未備,所謂持之有故,而執之成理者也。史子翬跋稱因是書悟乾、坤納甲之義,乾自甲而壬,坤自乙而癸,其數皆九,而疑其乾九能兼坤六,坤陰不能也。乾陽之說,謂六之中有一三五,則九數固藏于六,欲更與與權商之。蓋天下之數,不出奇偶,任舉一義,皆有說可通,愈通而愈各有理,此類是矣。謂非易之根本則可,謂非易中之一義則又不可也。
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。
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?!浚簳簾o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52冊?經部46?易類 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提要【...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?!浚簳簾o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0冊?經部14?易類(宋)胡方平撰《易學啟蒙通釋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學啟蒙通釋》二卷。...
作者:三國魏.王弼作;唐.邢璹注,陸德明音義說明:王弼《周易注》是易學中的經典,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,但他的老子及周易注卻都成了不朽的傳世之作。王弼易注...
關于請郭彧先生主講《易圖講座》的按語 自從孔子“韋編三絕”修纂《周易》之后,二千五百年以降,對《周易》的研究已發展為世界文化史中非常奇特的現象,這就是所謂的《...
胡一桂,宋末元初人,好讀書,精易學,人稱「雙湖先生」。其父親胡方平在元朝初年為傳承朱熹易學的重要人物,並著有《易學啓蒙通釋》。胡一桂秉承父志,進一步著作《本義附...
(清)惠棟撰《易例》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?!浚簳簾o【點校底本】:第52冊?經部46?易類(清)惠棟撰《易例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例》二卷。國朝惠棟撰。棟...
國朝惠棟撰。是編乃追考漢儒易學,掇拾緒論以見大凡。凡孟長卿易二卷,虞仲翔易一卷,京君明易二卷,干寶易附見,鄭康成易一卷,荀慈明易一卷。其末一卷則棟發明漢易之理,...
原文無卷別,卷別來自易林注電子書名:《易林釋文》(焦氏易林釋文)作者:(清)丁晏 撰《焦氏易林》大約開始流行於宋明之間,清初以前所傳以汲古閣毛子晉本為主,自黃丕...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?!浚簳簾o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1冊?經部05?易類(宋)吳沆撰《易璇璣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易璇璣三卷,宋吳沆撰。沆字德...
四庫全書/經部/周易古占法 章句外編詳校官侍郎 臣 李封道政使司副使 臣 莫瞻菉覆勘總校官編修 臣 王燕緒校對官助教 臣 陳木謄錄監生 臣 葉映堦提要臣等謹案:...